媒體看藝?!渡钊請蟆罚荷綎|梆子迎來“新臺柱子”,他是誰?
摘要:1月18日晚,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山東梆子專業匯報演出在濟南百花劇院舉辦。該校2013級山東梆子專業的60名學生,輪番走上舞臺表演了山東梆子折子戲《太廟驚魂》《失子驚瘋》《闖幽州》《老羊山》等劇目,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。
1月18日晚,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山東梆子專業匯報演出在濟南百花劇院舉辦。該校2013級山東梆子專業的60名學生,輪番走上舞臺表演了山東梆子折子戲《太廟驚魂》《失子驚瘋》《闖幽州》《老羊山》等劇目,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。
山東梆子舊稱“高調梆子”,簡稱“高調”或“高梆”,因其定弦、調門都比較高而得名。山東梆子自清代初年傳入山東,廣泛流傳于魯西、魯南廣大地區,是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之一,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,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
根據有關統計,1953年,山東共有43家山東梆子專業劇團。20世紀80年代以來,伴隨民眾文化娛樂選擇的多元化等原因,包括山東梆子在內的地方戲曲傳承發展進入低谷期,山東多家山東梆子劇團被合并或撤銷,山東梆子人才隊伍的培養、劇種的傳承等受到嚴峻挑戰。
2013年,經過前期廣泛深入的調研摸底,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首次開設山東梆子專業,并招收了60名學生,學制6年,分“表演”“音樂伴奏”兩個學習方向。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,結合戲曲人才培養的特點,山東梆子專業的招生對象要求是小學在校及畢業生,年齡在10歲至13歲之間,有一定戲曲表演、演奏基礎。
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黨委書記安立元介紹,學校與院團一起,開展戲曲職業教育領域的校團合作,學生們在校近6年的學習期間,既學習語文、數學、外語等公共基礎課程,也學習臺詞、中國戲曲簡史、文藝學基礎等專業基礎課;同時根據學習方向的不同,“表演”類學生學習基功、武功、身段等專業及實訓課,“音樂伴奏”類學生則學習視唱練耳、管樂曲牌、劇目合奏等專業及實訓課。
18日晚的匯報演出中,《太廟驚魂》選段的主演是山東梆子專業學生趙澤旺。這名只有18歲的小“老生”,如今演起山東梆子已有板有眼。他告訴記者,自己小學畢業后就來到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學習山東梆子。“那時候就是心里喜歡,想來學表演,家人也非常支持。通過幾年的學習,對這一劇種更喜歡了。” 趙澤旺說,他希望畢業后能在山東梆子專業繼續深造,繼續跟著名師學習,不斷提高表演水平。
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創辦于1965年,是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直屬的中等藝術專業學校,也是山東舞蹈、戲曲等緊缺藝術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。
近年來,學校已開設中國舞表演、京劇、呂劇、柳子戲、山東梆子、萊蕪梆子、雜技表演等專業,為山東乃至全國的文藝領域輸送了大批專業素質過硬的青年人才。
記者:郭學軍
責任編輯:信息中心